當前,中國正在加速邁向數字經濟大國,以數字化為核心的技術革命,對經濟轉型和低碳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據GeSI研究,數字技術在未來10年內通過賦能其他行業可減少全球碳排放20%。“十四五”開局以來,我國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動信息通信業節能和能效提升,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在已發布的“1﹢N”政策體系中,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推進工業領域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
日前,中國信通院在2022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發布的《數字碳中和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中指出,數字技術在助力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數字技術推動我國經濟部門深度減排的力度在逐步加大,數字賦能碳減排的潛力巨大。
數字技術
賦能重點領域碳減排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要打造智能綠色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這一年,工信部連續出臺《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國家通信節能技術產品推薦目錄(2021)》等政策文件,推動數字技術賦能碳減排碳中和。其中,《“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中提出的六大轉型行動之一,就是加速生產方式數字化轉型。
如今,數字化正成為我國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路徑。數字技術能夠與電力、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碳排放領域深度融合,減少能源與資源消耗,促進傳統產業能源優化、成本優化、風險預知及決策控制,整體上實現節能降本提質增效。
在工業領域,數字技術助力工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數字技術能夠在能源優化、決策控制等方面促進傳統產業實現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以5G為代表的新型網絡技術賦能每個生產單元可感知可通信可連接可計算;以AI為代表的新型分析技術能變革決策模式,實現企業智能化決策;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新興計算技術催生各大領域大數據的新應用;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新型生產要素可以基于傳感器收集的海量數據,有效利用數據資源,充分釋放數據價值等。
鋼鐵行業作為工業部門內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實現全流程協同和能源環保管理。某鋼鐵企業的熱軋智能車間,在產線能效優化、質量一貫管控、一體化協同計劃等核心領域進行數字化提升后,能耗下降了6.5%。
石化化工行業產業鏈長、工藝機理復雜、品種多、細分產業間關聯度高,對設備和設施運維要求較高,整體上具有較高的信息化和自動化水平。數字技術可以賦能低碳工藝合成路徑開發,通過對原料組成及結果進行數據建模,優化工藝流程;基于油品及化工品電商平臺,縮短采購過程,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
在電力行業,數字技術助力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來實現碳減排。在電網智能化運行方面,通過數字技術進行海量電網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可視化呈現;邊云協同可以實現電力物聯的全面感知;綜合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推動實現電網的智能化運維。
助推信息通信業
綠色低碳發展
白皮書指出,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會驅動信息通信業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增長。信息通信業碳排放總量小、增速快,存在結構性差異。“雙碳”目標下數字基建重點用能領域節能降碳提速,需多方發力助推信息通信業綠色低碳發展。
目前,三大運營商均已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計劃,明確了“十四五”節能降碳工作目標。
5G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共建共享助力基站節能減排。從能源消耗量看,5G基站的能耗比4G基站高,但是從能源使用效率看,5G基站遠超4G基站。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提出共建共享5G網絡,相比單獨建設,5G基站總數預計可減少20% —— 30%,從而減少基站消耗。
近幾年,我國數字基建加速,數據中心節能降耗技術加快推進。在節能減排方面,2020年我國數據中心年均運行PUE中位數為1.555,較上一年降低0.105。數據中心企業普遍通過定制化、人工智能調度及新型冷卻技術應用等提升能效。
值得注意的是,眾多互聯網與ICT制造企業均采取相應行動積極響應碳減排、碳中和,具體包括數字基建助推平臺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構建綠色低碳生活消費場景以及可再生能源應用與回收利用等。
對于如何推進數字技術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白皮書建議,信息通信行業應充分發揮數字化賦能重要作用,以數字化引領和支撐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綜合運用一攬子政策工具,引導更多企業利用數字技術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構建關鍵要素支撐體系。健全數字減碳標準體系,完善鋼鐵、石化等行業數字化碳管理和碳減排標準;強化數字減碳相關標準推廣;加強碳排放大數據開發等。
強化數字賦能技術供給。加強基礎和前沿技術布局,強化大數據、區塊鏈等關鍵技術研發;大力發展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推廣數字管碳、數字減碳應用。
建設綠色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的新型數據中心,推動數據中心綠色集約布局。促進基站節能與可再生技術供給,推動基站節能技術研發應用,強化基站智能化管理。
開展數字管碳降碳示范。加強示范引領,遴選一批工業、通信、能源等領域先導試點應用,定期對試點情況進行總結提煉,開展評估,為后續針對性優化政策提供參考和依據。開展數字技術促進各行各業碳減排經驗宣講,發布數字化促進碳達峰、碳中和案例集等,廣泛宣傳典型案例,形成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