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智利總統大選終于塵埃落定。智利選舉委員會在當地時間12月19日公布,根據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果,左翼政黨聯盟候選人加夫列爾·博里奇(以下簡稱“博里奇”)當選新一屆智利總統,而右翼候選人何塞·安東尼奧·卡斯特落選。
智利是全球第一大銅礦供應國和全球第二大鋰礦供應國。在競選階段,兩大候選人對于采礦業的施政理念截然相反,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其中,博里奇主張強化國家調控、提高礦企特許權使用費、反對礦產資源私有化、推動建立國營鋰業公司等。
業內人士表示,左翼人物博里奇當選智利總統后,可能會通過強化稅賦等手段增加礦企運營成本,或將提振銅、鋰等金屬價格。至于其建立國營鋰業公司、推行礦產資源國有化等想法,仍需要一定時間去考量。
美國地質勘探局數據顯示,2020年智利銅礦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28.5%,為全球第一銅礦供應國。2020年智利鋰礦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22%,為全球第二大鋰礦供應國。
由于在銅、鋰資源方面獨占鰲頭,智利一舉一動都撩撥著市場的神經。
對于智利的采礦業,新當選的智利總統博里奇主張提高采礦業特許權使用費,并推動政府在該行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在競選第一輪投票結束后,他提出鋰礦資源私有化是“歷史性錯誤”,并主張成立國營鋰業公司。
據外媒消息,在博里奇當選總統后,智利全國礦業協會向他表達了祝賀并稱,呼吁開展溫和的對話,以捍衛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銅生產國。
此外,智利立法部門正在修改法律,以提高礦企稅收。11月底,智利立法部門已初步通過了一項調高礦企銷售稅的法案。目前,這項法案正在進一步修改,未來將在立法部門啟動新一輪表決。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近兩年隨著金屬價格暴漲,智利私營礦企憑借資源壟斷獲取暴利。智利官方力圖通過修改稅法等方式,實現價值的再分配。隨著博里奇當選總統,上述進程有望加快節奏。
目前,智利的鋰行業主要由雅寶(Albemarle)和智利礦業化工(SQM)主導。隆眾資訊分析師認為,在博里奇執政期間,最悲觀的情況是政府提前收回智利礦業化工(SQM)的勘探許可,但這是非常極端的情形。短、中期內,當地已規劃的鋰供給不會產生影響,前期投建的產能也將逐漸達產。長期來看,未來新建項目或有延期可能,對遠期全球鋰資源供給釋放有所限制。
“此次智利大選結果對當地礦企增加了運營的不確定因素,鑒于短期尚無明確政策發布,將持續關注。”上述分析師表示。